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机制研究基于山(3)

来源:山西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假设4:单位性质与意见、建议反馈渠道不相关。 为证明以上假设,进行卡方检验发现P=0.14,大于0.05显著水平,表明两者差异不显著(表11),原假设成立

假设4:单位性质与意见、建议反馈渠道不相关。

为证明以上假设,进行卡方检验发现P=0.14,大于0.05显著水平,表明两者差异不显著(表11),原假设成立,因而不同单位性质与意见、建议反馈渠道不相关。

表11单位性质与意见、建议反馈的渠道卡方检验值自由度皮尔逊卡方似然比线性关联有效个案数3.929a 3.927 3.835 136 2 2 1渐进显著性(双侧)0.140 0.140 0.050

4 完善农业领域创新人才机制的对策建议

4.1 建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山西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员工对单位人才机制的满意度总体向好,但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在成长机会和人才利用上有明显差异,表现为企业员工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机会更多、人才利用机制更完善,而高校员工对参与产学研机会及能否充分利用其才能方面的感知呈负向。因此,高校(研究机构)要在产学研人才能力的使用发挥与释放上多下功夫,营造公平竞争岗位环境,搭建深入合作通道,引导山西农业领域中小型企业树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建议高校(研究机构)要多鼓励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的研发任务,如增加横向课题间接经费比例,允许科研人员兼职企业研发职务等;农业高校(研发机构)科技人员要提高寻找适配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能力,如主动联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发展研究机构等方式,利于定位社会需求目标,有效制定中长期科研规划;鼓励校企合作围绕信息集成、文化融合、技术体系集成的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构[6];尝试设立校企共建的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项目,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用人空间。

4.2 完善人才双向评价机制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中,效益评价与人才评价缺一不可。从调查分析可知,员工的产学研工作贡献认可度受单位性质的影响,而意见、建议反馈渠道与单位性质无相关,但企业在产学研贡献的评价机制方面要优于高校,而对意见、建议反馈渠道是否畅通方面,则表现为高校(研究机构)员工的权益获得上表现得更为公平。因此,建议山西农业高校(研究机构)在评价体系中增加产学研贡献的考核指标,如在科研工作量考核指标中增加成果转化收入资金、推广型科研人员职称晋升论文考核允许用技术成果转化收入替代等。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研管理者应提高管理透明度,可利用网络信息公开、意见邮箱、走访等意见反馈通道充分了解员工诉求,鼓励员工树立产学研创新共荣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定期组织员工入驻高校(研究机构)学习专业化知识,体验科技文化氛围。另外,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组建产学研平台时,作为产学研政策机制和关键技术研发主导的牵头单位,在制订绩效目标和利益分配时要抛开本位主义,需充分考量协同单位间的文化与利益需求及差异,协同主体间如能秉持“共进、共享、共赢”的价值文化,产学研融合平台势必会成为高效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军。

5 结语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基础。尽管山西农业领域已具有了被初步认可的产学研融合人才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健全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双向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山西农业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山西农业现代化步伐,托举山西乡村振兴伟业。

[1]石宇.山西“农谷”战略背景下的“谷城院”融合路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12):44-49.

[2]史明艳,王育娜,周晓军,等.“新农科”背景下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天津农业科学,2020,26(11):72-74,79.

[3]张文彬.产学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67-70.

[4]孙丹丹.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性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3):32-36.

[5]王俊鹏,景睿.企业创新文化与组织变革能力的关系研究——以员工组织承诺为中介[J].科技和产业,2020,20(3):1-11.

[6]刘源,赵庆年.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美国实时功能成像科技中心的案例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59-164.

文章来源:《山西化工》 网址: http://www.sxhgzz.cn/qikandaodu/2021/0610/1583.html



上一篇:年山西省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山西化工投稿 | 山西化工编辑部| 山西化工版面费 | 山西化工论文发表 | 山西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山西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